混凝土普通泌水与滞后泌水机理上的区别普通泌水:是由于混凝土组分中较重的固体组分沉降时,组成材料的保水性能差,以致部分拌合水处于分散状态所引起,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短时间内。严格意义上,泌水是离析现象的一种表现。
滞后泌水:是新拌混凝土的初始状态很好,本身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保塑性,但浇筑后1~2小时(或较长时间)内,混凝土出现明显的泌水现象,这种现象称之“滞后泌水”。
普通泌水与滞后泌水形成机理主要是时间上有明显差异,在形成其它原因上也有差异,但对混凝土所产生的危害相似。
(1)外加剂方面
配合比中外加剂掺量使用的不正确。混凝土生产中所采用外加剂多为复合型外加剂(主要成分:减水组分、缓凝组分、引气组分等)当外加剂掺量增加或考虑到混凝土经时损失度时增加缓凝组分,一旦过量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在凝结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各组分之间比重不同,在重力作用下,比重大于水的组分材料缓慢下沉,相应水分则缓慢上升,从而产生混凝土滞后泌水。
在搅拌过程中,因搅拌设备搅拌时间不足没有将外加剂搅拌均匀,造成部分外加剂在初始状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混凝土在出厂和浇筑过程中其工作性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没有发挥作用的外加剂开始反应,使混凝土中过剩的水分缓慢析出,从而产生混凝土滞后泌水。
(2)水泥方面
水泥是混凝土中重要的组分,水泥的多项技术指标(如凝结时间、比表面积、颗粒分布情况等)均可能影响到混凝土产生泌水现象。部分混凝土公司在某些特殊时候,采用的水泥为水泥生产厂家新生产的没有过稳定期的水泥,且水泥温度过高。此时的水泥由于生产因水泥比表面积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其吸水能力也随之波动,且粗细颗粒不能相互填充密实,可造成混凝土产生滞后泌水。
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上往往为了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而放弃外加剂与水泥相容饱和点掺量,增加外加剂掺量,在随后混凝土水化过程中,多余的外加剂开始发挥作用,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长,同时有更多自由水析出。可造成混凝土产生滞后泌水。
(3)矿物掺合料方面
因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的水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能够明显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浇筑后的各项性能。所以,当矿物掺合料掺量过大时,则很容易造成混凝土产生滞后泌水。
(4)集料方面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实际砂率低于配合比中砂率(如砂、石含水率、砂中含石率);砂的细度模数和石子级配不合理或采用单一颗粒级配,均可能造成混凝土产生滞后泌水。
(5)施工方面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方便施工任意加水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可造成混凝土产生滞后泌水,同时混凝土振捣的方法和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也可造成混凝土产生滞后泌水现象。
(1)混凝土表层的影响
滞后泌水的产生使混凝土表层水胶比变大,并出现浮浆,在混凝土表层形成返浆层对混凝土的耐磨性能有着一定的影响。可形成流砂水纹既影响混凝土美观又使混凝土表层强度、抗风化性能和抗侵蚀性能下降。
(2)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滞后泌水的产生使混凝土表层存有大量水分,如果混凝土的表面经炎日、风吹,泌出水分的蒸发速率会大大加快,混凝土表层会因表面拉应力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变化产生塑性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
由于泌水混凝土产生组分沉降,在粗骨料、钢筋周围形成水囊,随着水分的逐渐挥发形成空隙,对混凝土的致密性能及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包裹性能产生影响。混凝土在分层浇筑时先浇筑部分产生泌水后,再浇筑部分因先浇筑混凝土表面水分造成混凝土结合层间强度降低。
(1)配合比使用中应加强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试验分析,制作外加剂掺量曲线图,确定外加剂饱和点掺量并正确使用外加剂;搅拌过程中应正确规定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能为追求生产量而人为减少搅拌时间,使外加剂在充足的搅拌时间内发挥作用。
(2)严格控制水泥进场的品质和来源,在水泥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不宜采用新生产没有过稳定期或存放时间较长的水泥,尽量选用泌水率小的水泥。
(3)对矿物掺合料的选择宜采用较高的粉煤灰、矿渣粉且需水量要低于水泥。掺量上在保证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适当调整矿物掺合料的掺量。
(4)加强检测机制,对含石量高的细骨料在配合比中应适当提高砂率,对单一粗骨料应进行两级或三级配,如无法完成连续级配应依据实际情况提高砂率。
(5)施工时,在满足施工条件下,尽量采用坍落度小的混凝土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对不同部位、不同性能混凝土应采取相应的振捣工艺。及时对浇筑成型混凝土进行有效地养护。
(6)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泌水或滞后泌水,须及时排除,其方法有真空吸水、人工掏水或用吸水性能强的材料(如:海绵等)吸水。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自流,会造成混凝土表层胶凝材料的流失,影响混凝土质量。
滞后泌水现象应因混凝土拌合物各组分的吸水平衡、缓凝时间和某些因素集中在一起时才有可能出现,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并不是普遍现象。